当前位置:主页 > 毕业论文 > 哲学 > 中国哲学 > >

试论张岱年伦理思想与构建和谐社会

来源::未知 | 作者: | 本文已影响
  论文关键词:张岱年 伦理思想 和谐社会
  论文摘要:张岱年先生的伦理思想,其一以贯之的核心要素就是提倡和谐统一。从提出“兼和”命题,到规范社会主义新时代人们的道德行为,都在继承、改造、创新祖国丰富的伦理资源和和谐精神。他的和谐伦理思想将无疑会为我国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理论支撑。
    张岱年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在学术上一贯坚持如何正确处理中国传统文化、西方近现代文化和社会主义新型文化的相互关系问题。他在晚年更加注重伦理学,融会中、西、马,创造新文化,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综合创新之路。本文试探讨张岱年在伦理思想上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继承中国自古有之的“和合”文化传统,大力发展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和谐伦理问题。
          一、“兼和”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伦理基础
    早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张岱年先生就提出了“兼和”思想。在《天人简论》中,张岱年先生提出“大化三极”,断言:“宇宙大化有三极:一元极,二理极,三至极。”所谓“宇宙大化”是中国哲学传统的宇宙观,认为宇宙是一个无穷无尽、无始无终、生生不息、日新不已、永远变易的宏大流程。“极”指顶端,最高之义。“元极者最根本的物质存在。理极者最根本的原理,即最普遍的规律。至极者最高的价值准则”,把哲学思维与伦理准则紧密地结合起来。张岱年先生在解释“元极”时肯定宇宙是物质的,“宇宙大化”是物质的发展和变化;“理极”则认为,宇宙“最根本的普遍规律曰两一,即对立而统一。凡事凡物,莫非两一。物莫不两,两莫不一。凡物皆有其两,凡两皆有其一。《易传》:‘生生之谓易,一阴一阳之谓道。’一阴一阳者,阴阳对立而统一”;“至极”则是“最高的价值准则日兼赅众异而得其平衡。简云兼和,古代谓之曰和,亦日富有日新而一以贯之。《易传》:‘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惟日新而后能经常得其平衡;惟日新而后能经常保其富有。”由此可见,“兼和”是在“至极”中提出的,“兼赅众异”的“兼”可释为同时涉及或具有多种事物集于一体之意。“赅”具有完全、完备之意,“众异”当然指众多的差异。这样,“兼和”的文意便可理解为众多的差异会合在一起并处于平衡状态之中。“和”在这里不是指单纯的“和”,而是众多差异(矛盾)的均衡、统一。“富有之谓大业”中的“富有”不是指财富,而是指事物发展的不断充实,‘旧新”指与时俱进,不断革新。以上引文的文意即:宇宙事物发展的最高价值准则是什么呢?就是使事物发展中众多差异(矛盾)会合在一起,并处于一种平衡的状态。简单说就是“兼和”,即古代谓之和,也就是事物的发展与不断革新是一以贯之的。而事物中“兼赅众异”所得的“平衡”,并非是永恒的。如果要保持其经常的平衡,只有不断革新才能保持平衡,如果要保持事物发展的不断充实也只有“旧新”才能不断充实。
    张岱年先生已经认识到中国古代哲学在对立与统一、斗争与和谐的关系上,己形成重统一、重和谐的传统。他提出的“兼和”思想,是对我国传统哲学的提炼和继承。“兼和”就是统一,“兼赅众异”就是对立。在对立和统一的关系上,统一(兼和)之中存在对立(“兼赅众异”),对立(“兼赅众异”)存在于统一(“兼和”)之中。对立和统一是互相依存的,不存在没有对立的统一,也不存在没有统一的对立。他的“兼和”思想正确地表达了事物发展的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与中国哲学传统的结合。“兼和”思想同时也是张岱年先生伦理思想的哲学基础。他主张,“科学的伦理学,应建立在哲学唯物主义之上。……伦理学的基本问题应是道德的性质、起源与标准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唯物主义,在伦理学方面,大都陷人于唯心主义……克服旧唯物主义的缺欠,不但要贯彻唯物主义的观点,而且要运用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来观察道德问题,要重视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辩证关系,重视现实与理想的关系,把伦理学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上。”
    “兼和”也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伦理基础。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变革的时代。一是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趋势加快,政治多元化,世界各种力量搏弈加剧,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如何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一个关键的前提就是要搞好自身的建设,让社会、经济、文化取得平衡发展。二是我国正面临社会转型,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指数己超过一千美元,这是一个发展的临界点。在这个临界点上,社会的各种矛盾呈现显性状态,要求国家重建公共生活领域的秩序,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三是精神文化本身也正处在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先进文化、有益文化、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同时并存,正确思想和错误思想、主流意识形态和非主流意识形态相互交织。各种思想文化有吸纳有排斥,有融合有斗争,有渗透有抵御。这种交流、交融、交锋发生在人们生活领域的方方面面。这种冲突、碰撞、磨擦,如果不注意协调,妥善解决,就会造成思想混乱,甚至导致社会危机。所以,我们只有在“兼和”思想的引导下,强调各种健康思想的相互借鉴,相得益彰。在坚持核心价值体系的原则基础上,尊重思想文化的多样性,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二、改铸传统道德,构建和谐社会新道德
    张岱年先生在《天人简论》中指出“道德随时代之不同而变迁,随社会生活之改易而转移。当今之世,社会生活与往昔大异,而如仍沿用旧德之目,势必无效,甚且有害。是故当审时代之需要而建立新道德。”即“拟议新德”。怎样“拟议新德”呢?他认为处在社会大变革之时,“能促成社会之前进者为道德,反之即反道德。道德之标准,以最大多数人民之最大利益为依归。道德之基本原则是:凡合乎最广大人民之最大利益者,为之;凡违乎最广大人民之最大利益者,舍之。”第一次提出了“道德之根本准则惟一,日公而已矣。”这为我们党提出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保持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铺下了厚重的精神基石。
    不仅如此,张岱年先生还“拟提”具体新德为“六达德”、“六基德”。所谓“达德”者,通行于天下之美德也。即:“一公忠:爱国爱民、以群重于己,能为群忘己,必要时能为国捐躯,谓之公忠。以公共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为大众利益而献身,谓之公。爱国不贰谓之忠”;“二任恤:努力工作负责尽职谓之任,尽力助人扶危济困谓之恤”;“三信诚:言如其实谓之信,言行一致谓之诚”;“四谦让:虚心而不自满,尊重别人的平等人格,荣利不争,享乐居后,谓之谦让”;“五廉立:严辨取舍,非力不食,非所应得,一毫不取,谓之廉。独立不倚,不恃人而食,不屈其素志,谓之立”;“六勇毅:坚持真理、坚持正义,刚强不屈,果敢不惧,谓之勇毅”。
    所谓“六基德”者,即家庭生活或日常活动的准则。“一孝亲:敬养父母谓之孝,此乃为子女者之义务。古者以顺为孝,今应改易。父母言行有是有非,是者当从,非者当劝,·一父母既老,子孙应尽赡养之责,同时应有尊敬之意”;“二慈幼:为父母者对子女有教养之责”;“三勤劳:衣食资于劳动,事业待于思勉,……必须努力于利济群生之工作,然后不负此生”;“四节俭:人生衣食之资,无非辛苦而得者,暴珍天物,罪不可追。朴素节俭,乃为人民大众而惜物,非为一己而吝财”;“五爱护公物:爱护公共财物,注意公共卫生,维持公共秩序,此为群居必不可少之德”;“六知耻: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在于有耻,能辨是非,知其非则不为之,能辨荣辱,知其辱则避免之”。
    张岱年先生提出的“达德”、“基德”,本源于《中庸·治国篇》的“达德”、“达道”以规范个人对待群体的行为准则。张先生“审时代之需”,强调“道德之根本准则惟一,日公而已矣”,给予了传统观念批判和改造性的阐明。如“孝亲”,把古训“天下无不是的父母”批判性地修改为:“父母言行,有是有非,是者当从,非者当劝”;“父母既老,子孙应尽赡养之责,同时应有尊敬之意。如专意自私,不顾父母,父母且不顾,岂能尽心为公乎!岂能利他人乎?”以努力做好“利济群生”的工作,解释“勤劳”;以“能辨是非”、“能辨荣辱”解释“知耻”;以“为人民大众而惜物”解释“节俭”,每处都深含“公”义。回顾历史,社会风尚往往决定了一个时代的面貌与走向。古人日:人心风俗,天下之大事也,求治之道,莫先于正风俗。张岱年先生提出“六达德”、“六基德”以激浊扬清、明辨是非,引领社会新风尚,提升人们的道德标尺,与我国漫长优秀文化传统是一脉相承的,就像知、仁、勇作为人的三大美德,以及“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等格言一样,无疑具有穿越时空的永恒价值。张岱年先生以一位学者特有的睿智敏感,继承了古代的传统美德,以警国人。今天,胡锦涛同志提出“八荣八耻”,更是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明荣辱,分善恶,辨是非,辨美丑,实实在在,可感可触,清晰地表达了中国人民的道德自觉,概括了当代中国人应有的道德精神面貌。

随机阅读TODAY'S FO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