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网站地图

  • 脑力

    记忆

    速读

    智商

  • 方法

    考试

    英语

    电脑

  • 励志

    口才

    职场

    创业

  • 生活

    礼仪

    阅读

    简历

  • 范文

    论文

    作文

    名言

    语录

    下载

  • 首 页
  • 艺术理论
  • 电视电影
  • 音乐
  • 美术

当前位置:主页 > 毕业论文 > 艺术类 > 美术 > >

列表内容页上广告位-600*90

浅谈传统中国画的特征

来源::未知 | 作者: | 本文已影响 人
内容页标题下广告位-500*200
   在国画中我最喜欢潘天寿的,我认为潘天寿是在中西比较中,以拉开距离,保持中国画独立的民族性来确立自己艺术位置的。许多方面的观点也是站在传统绘画上来说的。但传统的观点,绘画方式与现代人们的审美、观念、精神有很大的冲突。就单以传统中国画的特征来讲,从潘天寿的画论中,传统中国画的特征可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中国绘画的表现技法,向来是用线来表现对象的一切形象的。辗转延续到现在,造成了中国传统绘画高度明确概括的线条美。”线的运用在传统绘画中占据着突出的位置。
  2.中国传统绘画是文史、诗词、书法、篆刻等多种艺术在画面上的综合表现。
  3.中国绘画作为东方绘画的代表,尤为注重表现内在的情韵、意境、格趣。
  4.齐白石说:“妙在似于不似之间。”追求神似而不求表面的形似,这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特点。
  就以上几点说一下我对它们的认识。
  一、线的弱化
  在中国古代美术中,线的运用从原始社会起就一直占据着突出的位置,加之中国书法用笔与绘画的相似性,对线的关注也备受重视。
  线的弱化,一方面是由于世纪初对西方写实主义绘画的引进,传统的具象、抽象和平面性的“线”与有明暗、有体积感的西方绘画相矛盾。这是东西方两种艺术在矛盾冲突与融合统一的过程中的必然矛盾,也是必须解决的矛盾。
  传统的没骨和用色彩表现的倾向是线弱化的另一个角度。没骨法在清代的花鸟画坛是垄断一时的。这种无勾勒而纯以淡雅的色彩直接作画的画风与西方水彩画有几分相似,其实海派的任伯年、吴昌硕已在大量运用色彩。色彩的提倡是本世纪画坛的又一重要倾向,如林风眠的彩墨画就是兼用线条、明暗、色彩三种造型、表现手段的典型。傅抱石也注意到这点:“中国绘画传统形式和技法的本身存在着相当严重的矛盾,基本上是用线组成的中国绘画,色彩受到一定的约束,色彩若无限制的发展是线所不能容忍的。像‘没骨’形式,虽然它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结果只有消灭线的存在。”
  二、诗、书、画、印的综合与画中的情韵、意境
  对于一幅传统的中国画来说,把诗、书、画、印结合起来,似乎才表现得更为完整,更有特色。这在西方绘画中是没有的,这是中国画的又一个特征。
  在传统绘画中诗、书、画、印结合,可以把几种艺术融为一体,相互辉映,既能丰富画面内容,又能扩大画面的情韵、意境,四者是不能缺一的。但新的中国画是否一定如此呢?现代的许多画家已作出了答案。由于时代不同,作画的对象、画家的心境也不同,画上要不要作诗、题词已不是那么重要,诗、书、画、印已被作为绘画的一种符号来运用。对“画中有诗”命题的一些看法一位老教授曾说:“作画最好先有诗意,然后发生画意,这样的画才能有意境。”“以诗作画,应抓住诗最突出的特点,并非要罗列字句中所有的东西。”
  三、神似与形似
  齐白石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追求神似而不求表面的形似,这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特点。
  “以形写神”首先是把形作为基础,离开了形,神是不存在的。但是同样是写形,传神的程度又有所不同。为写形而写形,所描绘的对象是僵化的没有生命的。只有以传神为目的进行写形,并对形的神韵做应有的强调、取舍,甚至进行夸张、变化,才能真正达到“以形写神”的目的。
  有人主张:“只要形似,神似即在其中。”这是一种“但求形似”的观点。神是什么?神是神态、神韵。画人物,讲究人的神态表情、性格、精神气质,这些都是属于“神”的问题。而花卉、植物、石头、禽鸟、草虫虽然没有人那种灵气和喜怒哀乐,但都应把它们当成人来画,给他们赋予灵魂与精神生命,一定要表现出它们生动的姿态,表现出它们的表情和神韵,这些也都是“神”的问题。形似与神似并不成正比。平平淡淡画一张素描肖像,形较准但不一定传神;画一张漫画像,形不太准,但可能很传神。这是漫画家把对象的特征、神态抓住了,并加以夸张、强调的结果。 
  “似与不似之间”又是中国画的表现方法所决定的。与西方造型体系不同,中国似乎更重视追求“不似”之美。西方画表现物体并不强调边线,因为客观上物体并不存在边线,那只是面的过渡而已,而物体的外轮廓往往是通过背景与物体之间的明暗互衬及色彩的冷暖对比而表现出来,不是勾出来的。高明的画家在处理边线时往往是朦胧的、不清晰的,这样更能体现面的转折,更有立体感,更有客观物象的真实感。中国画的主要造型手段是线,以轮廓线表现物象本身就是一种提炼。这种表现的效果与客观物象始终保持一定的距离,即使是很写实的工笔画一样存在这些问题。
  我想我们的信息社会尽管很发达,人们不断朝着未来去遐想,但是我们不能背弃历史。我们要非常重视自己的传统文化,从传统中寻找动力,从中国的传统文化里来思考人们的思想感情和表达方式,特别是中国文化的性质与特征。
  参考文献:
  [1]杨成寅,林文霞.中国书画名家话语图解.
  [2]林木.20世纪中国画研究.
  [3]诗、书、画、印的结合.
  [4]莫各伯.中国画的造型观念.
  [5]中国当代美术20年启示录.

  • 上一篇:论中国油画对西方油画的传承与发展
  • 下一篇:浅谈传统美术与数字美术的发展变迁及其类型

更多关于“美术”的文章

  • 中国民间美术的传统和发展
  • 浅谈对清代“四王”传统笔墨的理
  • 青铜器动物纹饰的思考
  • 物质与非物质:传统工艺美术的保
  • 浅谈表现性素描中的个性表现
  • 浅谈培养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
内容页下广告位-600*90
  列表内容页右侧广告位1-300*250

随机阅读TODAY'S FOCUS

雕塑家与建筑师怎样合作

雕塑家与建筑师怎样合作

【摘 要 题】雕塑 【正 文】 城市雕塑创作中,处理好雕塑与建筑的关系需要雕塑家和建筑师之间的通力合作...

  • [美术] 中国画艺术创新之我见
  • [美术] 青绿山水画色彩的探析
  • [美术] 浅析绘画作品中的构图方法
  • [美术] 关于国画临摹教学的几点思
  • [美术] 摄影画面中如何处理主体
  • [美术] 中国传统文化美学观点在油
  • [美术] 如何开展乡村幼儿美术活动
  • [美术] 影视文化与中国卫视台标设
  • [美术] 绘画构成的文化属性在现代
  • [美术] 浅析汉代雕塑艺术的写意特
  列表内容页右侧广告位3-300*250

栏目导航

更多>>

  • 毕业论文
  • 考试
  • 作文
  • 范文
  • 英语学习
  • 成功
  • 演讲与口才
  • 文章阅读
  • 工作职场
  • 创业
  • 生活课堂
  • 经典语录
  • 记忆力
  • 励志
  • 电脑教程
  • 脑力倍增
  • 学习方法
  • 学习资料下载
  • 学习资讯

热榜阅读TOP

本周TOP10

雕塑家与建筑师怎样合作

雕塑家与建筑师怎样合作

【摘 要 题】雕塑 【正 文】 城市雕塑创作中,处理好雕塑与建筑的关系需要雕塑家和建筑师之间的通力合作...

  • [美术] 探析民间文化对动漫艺术的
  • [美术] 浅谈风景油画的表现方法
  • [美术] 浅谈培养学生的美术创作能
  • [美术] 图形创意的三大表现手段的
  • [美术] 关于现代中国水墨画中水墨
  • [美术] 试论现代油画对传统油画的
  • [美术] 浅谈现代水墨画的风格特点
  • [美术] 关于中学水粉画教学的几点
  • [美术] 浅析素描基础教学的一些新
  • [美术] 对图形创意的几点分析
  • [美术] 写实油画语言浅析
  • [美术] 浅谈美术理论在美术教育中
  • [美术] 浅谈设计素描与传统素描的
  • [美术] 论中国画与水彩画的异曲同
  • [美术] 浅析民间美术在学校美术教
  • [美术] 试析油画创作实践过程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