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网站地图

  • 脑力

    记忆

    速读

    智商

  • 方法

    考试

    英语

    电脑

  • 励志

    口才

    职场

    创业

  • 生活

    礼仪

    阅读

    简历

  • 范文

    论文

    作文

    名言

    语录

    下载

  • 首 页
  • 复习方法
  • 基础知识
  • 阅读理解
  • 作文指导

当前位置:主页 > 考试 > 学历类 > 中考 > 中考语文 > 作文指导 > >

列表内容页上广告位-600*90

写作指导:如何让“先转后承”作文亮起来

来源::未知 | 作者: | 本文已影响 人
内容页标题下广告位-500*200
  起承转合式结构,是写作当中的一种基本结构方法。“起”是起因,文章的开头;“承”是事件的过程;“转”是结果是转折;“合”是对该事件的议论,是结尾。合理地运用起承转合可以使文章行文严谨,事理清晰,文章上下一脉相承。同时有效地突出文章要表达的关键性情节,制造文章的曲折感,调动读者阅读兴趣。
  起笔宜开不益合,或单刀直入,或启发思考,或引起注意,开头变化多端,但要以自然引出主旨为佳。承接或正承或反承,以顺畅为妙;承后的转折,或一转,或两转,或三转……迂回曲折,曲折有致,由深入理,才是上品;合即结尾,或揭示题旨,或耐人寻味,或启发遐想,以有力取胜。
  起承转合细细分来,有不同种形式来表现文章情节:包含先转后承式,先承后转式,起承转转式,起转承转式这样几种。本文主要围绕先转后承式进行分析。
  “先转后承”是指文章开篇后,不是平铺直叙的讲述一件故事,而是在情节上来了一个“转折”,给出一个别人猜不透的情景,不知为何发生,缘起何故,于是作者就在开头成功的吊足了读者的阅读兴趣,接着作者再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一步步延伸下去,把这个情景的产生缘由在下文中交代清楚。整篇文章的激烈矛盾冲突点前移了,这在情节设置上会产生一种平静中忽然迸出波澜的突发感,抽紧文章的肋骨,使文章更耐读,耐品。
范文赏析
他来了
  窗外烈日如火,整个老城如同一个巨大的电烤箱,一切都放到里面炙烤。知了声嘶力竭的大声抗议。柳树却蜷缩着叶子已无力反抗热的淫威。我无聊地坐在电脑桌前,风扇呼呼的转着,可是没有用,只是吹来阵阵干热的风。烦,还是烦,真想发泄发泄。
  门铃响了,我还以为是妈妈回来了,我高兴得一把拉开了门。哎,怎么是他?——我爸爸。
  “怎么没看是谁就开门呐?!要不是我而是坏人呢?”他瞪着那双鱼眼说。
  “我又不是小孩子了,他用得着吗?”我小声嘟囔着。不知怎的,以前我敬爱的老爸,现在成了这个样子,我就是不想和他说话,我转身想躲开他,可是我又能逃到哪里去呢?
  “去哪啊,今天学习了没有,你看你看!你成什么样子,我来了你不高兴!”他又张着嘴说到。
  哎!我怎么这么倒霉啊,不说话有不行,一说话准没完,沉默啊沉没,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我,还是选择了沉默……
  “这孩子,越来越没样子了,大人说话你听到了吗……”父亲絮絮叨叨的走进了里屋,只听他在屋内翻腾了一阵,不一会儿走了出来。“砰”,门又重重的关上了。
  他来了,又走了。就在他摔门而去的时候,我没有回头看他,而是一直傻呆呆的看着电脑,眼睛里似乎目空了一切,但是心里却被团团乱麻塞满了,满的我透不过气来,似乎在酝酿着一场火山爆发。
  门铃响了,妈妈回来了。
  我依然坐在电脑前,机械地敲打着文字,她走进里屋,只听“砰!啪!”一阵翻箱倒柜的声音过后,从那边传来不耐烦的吼叫:“谁拿走了柜子里的钥匙?”
  “是不是,他来了?”妈妈大声地质问着,“说啊,是不是他来过?”妈妈有些歇斯底里了。
  先是一个放弃承担家庭责任的人对我的无休止的唠叨,接着是一个被家庭重担压着喘不过气的人对我的肆意发泄,让我心中这座积蓄已久的火山再也按耐不住,我选择在沉默中爆发……
  “是!他来了,可他又走了!你们还有完没完了,还要不要这个家了!”我大声哭喊着。
  “怎么是我不要这个家的?是他,只要他的牌桌,不要这个家的!”
  “是啊,你每天除了唠叨他赚钱少,没出息,就是对他又打又骂,他在家只能受你唠叨,他只能出去,不管你,不管我,也不管家!”
  妈妈怔在那里了,久久没有说话,我看到她眼里的泪水线一样的流了出来,我知道我说重了,我也知道爸爸的许多不对,我更知道妈妈心中的无奈与苦衷。可在那一刻,我好像已经被逼的无路可走,我想要的不是责怪每一个人,而是一个完整的家!
  我走过去,抱住妈妈,紧紧的抱住她,嘶哑着声音说:“下次,他来了,别让他再走,好吗?”
  点评:
  文章开有没有开门见山直抒主题,而是给了一段环境描写:一幅夏日炎炎下的慵懒,烦躁的图景。以门铃响了作为过渡,将镜头转入到去开门的那个人——“我”的身上,却给进门的那个人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有个词叫做“不速之客”,这里用在爸爸身上本来不太合适,但放在这篇文章里却再适宜不过。由此在文章的开头产生了“转”,引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为什么一对父女会有如此大的隔阂,作者在沉默中的“沉默”是否会引出下文什么不可测的事情,读者被情节牵引着继续往下读,果然后面的沉默变成了爆发,最后在文章结尾处才求得真相——原来母亲因父亲在家无用经常责骂,导致父亲外出嗜赌成性,最终破坏了这个本来圆满温馨的家庭。作者在最后没有直抒胸臆家庭之不幸,而是以对话的方式引出自己的心声——“他来了,别再让他走”来抒发自己内心深处的渴求——一个完整温馨的家!
  该篇文章在此运用先转后承,使得文章情节的跌宕与情感的起伏融会贯通,读起来感人真切,值得大家学习。

  • 上一篇:中考作文高分技巧—巧妙构思
  • 下一篇:中考语文作文写作应急九大秘诀

更多关于“作文指导”的文章

  • 中考语文材料作文写作技巧
  • 中考作文个性化语言技巧:指导难
  • 中考语文作文散文写作五点建议
  • 名师教你考场作文如何正确分配时
  • 中考作文散文写作五点建议
  • 优秀中考作文写作技巧及写作框架
内容页下广告位-600*90
  列表内容页右侧广告位1-300*250

随机阅读TODAY'S FOCUS

  • [作文指导] 中考语文议论文六大考点解
  • [作文指导] 炼成中考作文“凤头”“豹
  • [作文指导] 中考作文价值提升:选择作
  • [作文指导] 中考看图作文临场应对方法
  • [作文指导] 中考语文作文得分要点:思
  • [作文指导] 备战2012中考作文第四讲
  • [作文指导] 中考语文四招让你的文章“
  • [作文指导] 中考作文个性化语言技巧:
  • [作文指导] 备战2012中考作文第五讲
  • [作文指导] 中考议论文六大考点解析
  列表内容页右侧广告位3-300*250

栏目导航

更多>>

  • 毕业论文
  • 考试
  • 作文
  • 范文
  • 英语学习
  • 成功
  • 演讲与口才
  • 文章阅读
  • 工作职场
  • 创业
  • 生活课堂
  • 经典语录
  • 记忆力
  • 励志
  • 电脑教程
  • 脑力倍增
  • 学习方法
  • 学习资料下载
  • 学习资讯

热榜阅读TOP

本周TOP10

  • [作文指导] 看图作文临场应对方法
  • [作文指导] 考场作文快速命题构思三步
  • [作文指导] 浅谈中考话题作文高分技巧
  • [作文指导] 备战2012中考作文第三讲
  • [作文指导] 炼成中考作文“凤头”“豹
  • [作文指导] 中考语文作文散文写作五点
  • [作文指导] 中考语文材料作文写作技巧
  • [作文指导] 中考作文满分五大技巧
  • [作文指导] 名师教你考场作文如何正确
  • [作文指导] 中考作文高分技巧—巧妙构
  • [作文指导] 中考作文得高分的技巧
  • [作文指导] 中高考作文妙用古诗文 即
  • [作文指导] 中考语文作文要善于“借题
  • [作文指导] 中考作文写好词语类题目三
  • [作文指导] 中考作文审视题意很重要
  • [作文指导] 中考作文评分标准解读:如